
亞特蘭大國際機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曾經有人用紐約市內的餐廳每天要清洗多少張臺布來形容紐約的經濟繁榮,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機場的吞吐量同樣可以成為衡量經濟水平的指標。《福布斯》雜志3月23日報道的全球最繁忙機場榜可以說如實反映了當今的全球經濟趨勢:亞洲的機場增長飛速、美國依然占據優勢地位但增長趨緩,而歐洲保持著穩定狀態,但卻缺乏活力。
|

|
|
倫敦希思羅機場 |
由于航班晚點、機場過于擁擠等等因素,很多人都對機場開始產生厭倦,但這并沒有減少人們乘坐飛機出行的熱情。根據國際機場委員會(ACI)的統計數字,在全世界30家最繁忙的機場中,美國占了16家,亞洲占了7家,6家位于歐洲,還有1家屬于加拿大。亞洲機場中排名最高的是位列第四的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亞洲僅次于東京,位列第9名。
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是運送乘客最多的機場,去年接待的旅客達到8400萬,這一數字甚至比德國的總人口還要多。2005年這個榜單的頭把交椅還被芝加哥國際機場占據,但亞特蘭大機場在過去的一年中增加了超過1%的客源,這使得芝加哥機場在今年不得不屈居第二。
貨物運輸最為繁忙的機場則是美國孟菲斯機場,每年的貨物吞吐量達350萬噸,相當于75艘泰坦尼克號那么重。同時在貨運和客運方面都位居前列的只有3家機場,分別是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以及美國的洛杉磯國際機場。
|

|
|
東京羽田國際機場 |
亞洲的老大東京羽田機場去年運送旅客達6500萬,比去年增加了3%。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緊隨其后,以4800萬的乘客數量居亞洲第二、世界第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首都機場客流量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幾乎無人可比,去年的增幅為18%。其余入圍30大最繁忙機場的亞洲機場分別為:香港國際機場、泰國曼谷國際機場、新加坡國際機場以及印尼雅加達國際機場。
在歐洲,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以6750萬的客流量摘走歐洲冠軍寶座,法國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位列歐洲第二,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緊隨其后。上榜的唯一一家加拿大機場為多倫多國際機場。
但是,客流量大并不能反映一個機場的全部面貌。在全球最具權威的航空評級機構英國空中追蹤機構(Skytrax)評出的“2006年世界最佳機場”獎項中,新加坡樟宜機場摘走桂冠,第2名是香港國際機場,第3名德國慕尼黑機場。
有趣的是,盡管客運量方面美國機場占據著絕對優勢,但在考評機場綜合素質的評比中,十佳機場沒有一家屬于美國。空中追蹤機構的評比內容包括到達機場的便利性、通關速度、機場人員服務態度、娛樂設施、購物選擇等40項,以使用者的滿意度排定名次。2006年,前10名中有5名都在亞洲。
(袁雪)
(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