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的反恐精英
·“反恐山羊”堪比警犬
無論是以色列國防軍還是駐伊美軍,最頭疼的事情莫過于如何搜索暗藏在自殺式“人彈”身上的炸藥。但按照伊斯蘭教習俗,狗接觸人體是一種無法容忍的冒犯行為。2006年,以色列馴犬師吉瓦辛訓練出了全球第一只專門聞炸彈的“反恐山羊”。這只名叫“拉洛莎”的母羊只有2歲,但對各種炸藥的氣味卻是非常敏感。每當在可疑分子身上嗅出炸藥,“拉洛莎”便會靜靜地原地坐下,然后示意身邊士兵上前對那個家伙進行徹底搜查。
·黃蜂代替嗅彈犬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黃蜂對一些制造炸彈所需的化學物質(zhì)(例如二硝基甲苯)具有極強的敏感度,能夠檢測低達4/10億的量。因此他們一直設想用條件反射原理對黃蜂進行訓練,以探測機場的隱藏炸彈和地鐵隧道中的毒氣。
美國農(nóng)業(yè)部昆蟲學家實現(xiàn)了這一設想。他們發(fā)明了一種稱為“黃蜂獵犬”的手提容器,人們提著這種裝載著黃蜂的容器,進行搜尋工作。“黃蜂獵犬”是以一個15英寸(近38厘米)高的籠子為主體,里面放置了5只黃蜂。該裝置還設有一個小孔以及一個與筆記本電腦相連的照相機。當黃蜂察覺到所要檢測的化學物質(zhì)時,它們就會聚集在小孔周圍,這樣一種反應,照相機能夠檢測到,觀察人員也能看到。科學家表示這是一項低技術、低成本的反恐武器,并預言黃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檢測物品方面取代嗅彈犬的地位。
·“天蛾反恐”并非科幻
科學家利用蛾類等昆蟲的“條件反射”能排查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研究者將天蛾(Sphinx
Moth)放置于塑料管中,并在它們的腦部插入細微的電極,借以觀察在塑料管內(nèi)被注入某種氣味之前、期間、之后天蛾腦部神經(jīng)元的活動變化情況。在大自然中,為了交配,蛾類必須遠遠地覺察到異性所釋放性引誘素的細微氣味,最遠可能超過180米。
研究者還利用類似的技術來訓練天蛾將塑膠炸彈的氣味與食物相關聯(lián)。訓練結束后,研究者在蛾類的腦部插入微電極,并接上放大器,然后將這些天蛾放入一個自制的小巧真空裝置中。研究者隨時監(jiān)視天蛾的反應,如果觀察到天蛾的腦部神經(jīng)元活躍性增強和出現(xiàn)吮吸動作,則表明有塑膠炸彈存在。實驗證明蛾類的嗅覺能力極強,在今后幾年內(nèi),一批訓練有素的天蛾有望走上反恐前線。
·昆蟲能當防生化探針
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為了防范生化武器襲擊,美軍除使用先進的檢測設備來防御可能的生化襲擊外,還沿用了海灣戰(zhàn)爭中的土辦法——用雞來檢測。因為美軍擔心,石油設施在戰(zhàn)爭中遭到破壞后造成的污染將使最先進的化學武器監(jiān)測和報警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因而收集不到化學或者神經(jīng)毒氣樣本。然而對于有害氣體而言,雞比人或其它動物要敏感得多。空氣中的毒氣或化學物質(zhì)較易置雞于死地。這樣一來,美軍就能在第一時間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出現(xiàn)重大傷亡。
受到“雞”的啟發(fā),五角大樓科研人員聯(lián)想到了自然界其它對化學制劑或毒氣特別敏感的昆蟲,如甲蟲、蟑螂、蜘蛛等,并試圖打造一支奇特的“生物部隊”。在五角大樓的大力支持下,美國科學家正在“招募”貝類、甲蟲和細菌等“新軍”,讓它們擔當起“生物探針”的重任,對生化襲擊或污染物的擴散發(fā)出預警。
·太陽魚“咳嗽”報警
2006年9月,美國三大“反恐”城市紐約、華盛頓和舊金山在城市水域中部署了利用太陽魚報警的生物反恐系統(tǒng),以探測水域是否有恐怖分子投下的有毒物質(zhì)。
太陽魚是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產(chǎn)的一種淺藍色可食用的魚。它對殺蟲劑、氰化物、水銀、磷酸鹽和其他有毒物質(zhì)非常敏感,會表現(xiàn)出緊張的狀態(tài),出現(xiàn)類似人類咳嗽的癥狀,通過收縮魚鰓將有害微粒排出體外。利用太陽魚的這一特性,反恐人員在水中安置傳感器,通過記錄太陽魚的心跳速度,或者觀察太陽魚游動的異常情況,分析其緊張狀態(tài),進而判斷水域是否存在有毒物質(zhì)。根據(jù)太陽魚的“警報”,生物反恐系統(tǒng)的其他單元隨后檢查水樣,并以電子郵件形式將水質(zhì)情況通知水質(zhì)管理官員。
(康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