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埃及帝王谷

環球在線消息:埃及“帝王谷”位于盧克索西岸,是埃及著名旅游勝地,這里埋葬著古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的60多位法老,以及眾多權貴人物。
多年以來,陵墓上方居住了上萬名居民。為保護陵墓,埃及政府近60年來多次試圖讓居民搬離陵墓,卻一直進展緩慢。
本月2日,埃及政府下達拆房命令,這場僵持半個多世紀的局面最終打開。
居民移址
埃及政府官員說,居住在陵墓上方古爾納村的3000余戶人家已經同意離開,前往政府為他們修建的新居所。
當局2日動用推土機開始拆房工作。15分鐘時間內,3座早已廢棄的房屋在推土機轟鳴聲響中被夷平。拆房前當地舉行的活動包括兒童身穿古埃及服裝,伴著鼓聲游行和官員講話等。
近萬名居民如今居住在陵墓上方泥墻房屋中。盧克索市長薩米爾·法拉杰說:“3500戶家庭同意離開這里,過更好的生活。這是自約40年前政府拯救努比亞的阿布辛拜勒遺址以來,進行的最重要的一次重新安置居民行動。”
法拉杰說,拆房工作將在今后1個半月時間內完成,每戶人家都能在政府提供的新住地得到面積同他們在古爾納村住地相當的房屋。整個新住地修建工程耗資1.8億埃及鎊(約3100萬美元),《洛杉磯時報》2日報道說,新住地距古爾納村約3英里(4.8公里)遠,內設市場、警局、文化中心和學校等設施,還有污水處理系統和自來水供應。
政府考慮
政府部門說,讓古爾納村居民搬離“帝王谷”是出于文物保護考慮。
埃及文物部門負責人扎希·哈瓦斯說:“這里埋藏著寶藏,但古爾納村的墓地卻遭到可怕的破壞。”哈瓦斯說,這里的居民為滿足一些游客得到紀念品的需求,甚至私自掠奪陵墓遺留物。
從事文物挖掘工作的考古學家埃利娜·保林—格羅思認為,保護文物最好的辦法就是遷走居民。她說:“現狀不能持續下去了,人口增長速度太快。”
埃及政府為保護“帝王谷”中古墓,要求現有居民不得再修建住宅,也禁止古爾納村安裝現代管道,居民不得不依靠驢子把水運進村中。
市長法拉杰說,居民大多在搬遷計劃上簽了字,拆遷工作完成后,考古學家將能進入50余座陵墓考察研究,“帝王谷”情況也將滿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文物保護建議要求。
居民反應
古爾納村住宅、旅館和咖啡館上富有民族色彩的壁畫讓這座村莊別具埃及情調。與“帝王谷”一樣,古爾納村平素也深受游客歡迎。對于此次搬遷,村民喜憂參半。
納迪婭·穆罕默德·卡西姆說:“我們對此很高興,但離開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仍讓我們不那么快樂。”卡西姆一家現在還不知道他們會在什么時候遷走。
盡管新居能為居民提供現代化生活,但生計的丟失讓不少居民不愿離開。
游客可謂是古爾納村民的衣食父母,旅游相關事業每年讓古爾納村民得到不少收入。穆罕默德·優素福說:“新房很好,但那里沒有游客,也就沒有工作。”現年17歲的優素福現依靠給游客帶路和出售小飾品為生。
經營石膏花瓶和雕像作坊的村民達維·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說,如果他搬離古爾納村,就會失去客人。盡管埃及政府說,商店可以留下,但作坊卻必須搬離。
為吸引居民離開“帝王谷”,埃及政府曾于1948年在尼羅河畔修建新古爾納村,但大多數居民離開村莊后又陸續返回。此后盡管政府多次努力,但搬遷談判仍數度擱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居民表示,新地方無法帶來游客,讓他們失去收入來源。
(作者:陳立希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