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學生自殺事件頻發,讓日本列島感到不知所措,危機四伏。繼文部省收到自殺預告信之后,又連續發生了兩起學生因為不堪受欺而自殺的情況。
一名學生再度自殺
《讀賣新聞》社會版14日頭條報道稱,13日,奈良市市立中學的一名3年級男生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殺。當家人發現時,他已經氣絕身亡。讓家人痛心不已。學校通過緊急調查得出結論,死因依然是不堪忍受同學欺負。這已經是繼12日大阪中學女生跳樓自殺后的第二起慘案。
14日,日本文部省又對外公布,再次收到7封預告自殺的學生來信。其中有3封可以判定寫信人的所在地,其他4封住所不明,只知道是板橋北郵局。對此,文部省已經通知有關學校高度警戒,并派警察24小時巡邏把守。但是,由于事件多發,再加上媒體的渲染,“自殺事件”就好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讓社會各界難以招架。大阪市教育委員會公布,自連續發生學生自殺事件后,該教委開設的“熱線電話”的咨詢者比過去增加了4倍多。由此看出受欺負的學生仍然大有人在,他們中間還有很多人想要自殺。
自殺事件引關注
鑒于學生自殺事件的嚴重性,日本媒體紛紛將“群體欺負人現象”、“學生自殺事件”作為報道的重點,電視臺也紛紛邀請專家出謀劃策,呼吁家長和學生都要尊重生命。《讀賣新聞》特意發表專題評論說,在教育界,至尊無上的生命正在不斷失去,這簡直就是非常事態。欺負他人如果造成對個人名譽的損害,或者是身體上的傷害,這些都屬于犯罪,并不能認為是簡單的欺負人。老師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產經新聞》報道說,要想解決“群體欺負人”的問題,一方面要對受欺負的人進行心理安慰和治療,另一方面也要對欺負人的一方給予嚴厲批評。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的老師似乎越來越不懂得該怎樣嚴厲訓斥壞學生。這時候應該呼喚武士道精神,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要讓孩子形成一種憎惡卑鄙行為的心理。
向傳統尋良策
鑒于學校集體欺負同學的現象與日俱增且越發嚴重,日本人開始向傳統教育尋找解決的良策。除了武士道精神之外,始于江戶時代的“什之戒”受到教育者們的矚目。據《日刊體育》報道,“什之戒”是當年會津藩府學校“日新館”首創的。入學前,他們要6歲到9歲的孩子背誦戒律。其中包含“不能欺負弱者”在內的7條戒律。
目前,日新館已經變成了博物館。學生連續自殺事件發生之后,全國教育工作者都通過各種方式,索取“什之戒”的全文。有的學校校長表示,要把“什之戒”改寫成現代文,讓學生們背誦。
(作者:孫秀萍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