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燴菜
環球在線消息:非洲,這個占世界陸地面積五分之一的廣袤大洲,是人類起源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這里燦爛的文化,這里有熱情奔放的舞蹈,清新如天籟的音樂,也有傳承了多國特色的“雜燴”美食。
***非洲鼓:音樂之魂
提起非洲的傳統音樂,不能不說到鼓。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樂器,又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無論是制鼓的材料、形狀和演奏技巧都相當獨特。
非洲的鼓有幾十種基本鼓型和數百種變形,大如水缸小如茶杯,還有各種飛禽走獸甚至人形,鼓皮的材質也千奇百怪,牛皮、羚羊皮最普通,豹皮、斑馬皮、蜥蜴皮、鱷魚皮也不足為奇,甚至還有用大象耳朵做的鼓皮。
為獲得特殊效果,人們常在鼓腔內裝一些珠子或干的植物種子,或將金屬片、貝殼、色彩斑爛的串珠裝在鼓邊上,當鼓手擊鼓時,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
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樣,把鼓放置在兩腿中間最常見,腋下、頸上、肩上擊鼓也不新鮮。擊鼓的手法各異,用拳頭、手掌拍打鼓的各種部位,甚至還有用腳后跟擊鼓。鼓聲復雜多變的節奏表達出人們各種不同的感情,舞者的節奏完全由鼓手掌握。
除了作為樂器,鼓在非洲常常還作為國家民族的象征。比如在烏干達的國徵中就有一面鼓,因為烏干達在成為共和國前有4個獨立的小王國,每個王國的王室都有一套鼓,象征自己的國家。
***非洲舞蹈:粗獷奔放

非洲傳統舞蹈
每逢婚喪、添丁、迎賓等場合,非洲人都會通過舞蹈表達悲歡愛恨。可以說,沒有舞蹈,就沒有非洲人的生活,沒有舞蹈,非洲文化就會黯然失色。
每個非洲部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舞蹈,但質樸粗獷,節奏明快強烈,感情熾熱奔放是非洲舞蹈的共同特點。非洲舞蹈較少以眉眼、指腕、足尖表達細膩的感情,較多的是腰、腹、臀部的扭動搖擺,這些肢體動作速度快、幅度大。
反映部族爭斗和反侵略的戰爭舞是非洲舞蹈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型舞蹈多有數百人參加,場面極其壯觀。舞者常身著獸皮披肩或圍腰,頭插羽毛,肚子系鈴鐺,手持刀劍、長矛、戰棒、盾等武器,在激烈的鼓聲中模擬戰斗動作。
***非洲美食:淋與烤的文化

坦桑尼亞炸角
由于香料與蔬菜、水果品種較多,非洲人逐漸形成了將許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的方法,人們習慣于將肉食烤制之后,淋上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拌食的制作方法。
由于歷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傳統的烹制方法外,吸納了法國菜式的很多做法,另外還受意大利和中東阿拉伯國家影響,風格演變為以烤煮燴燉等方法為主的各種食物的雜燴。
除烹調方法和味道獨特外,非洲的用餐禮儀也很有特點。在非洲很多地方,人們吃飯不需要桌椅、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直接抓取食物。大家圍坐一圈,只需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擺在中間,大家輪流取食。(麥片/環球周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