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的貝加爾湖
環球在線消息:俄羅斯、比利時和西班牙專家最近制作出了更準確反映貝加爾湖及其湖底全貌的電子地圖,從而掌握了最新版的貝加爾湖“個人檔案”,可為今后的科研活動提供更可靠信息。
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南部,形成于距今約2500萬年前,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新一期俄羅斯《科學信息》雜志報道,對貝加爾湖的考察測量始于1798年。1992年,有關專家曾根據俄海軍水文地理部門的數據繪制了貝加爾湖的湖盆地形圖,但受當時技術所限,所標定的水下等深線的間距為100米至500米,因此該地形圖不夠精確。
為了彌補缺陷,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比利時根特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專家,最近用更先進的回聲探測器測量了貝加爾湖,分析了約131萬個測量點的數據,使水下等深線的間距達到50米。
專家們獲得的包含了最新測量及分析結果的電子地圖顯示,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的貝加爾湖長約672公里,最寬處約73公里;湖盆的坡面不對稱,其西北部比東部陡;中部湖盆最深,可達1642米,北部湖盆較小,最深處達904米;整個湖蓄有2.3萬立方千米的淡水,約占地球表面淡水總量的22%;湖中共有22個島嶼,注入該湖的河流共336條,其中大河不下3條,而流出這個湖的大河只有一條——安加拉河;湖區約有2630種動植物,其中60%的物種為貝加爾湖特有,例如環斑海豹、胎生貝湖魚、秋白鮭等。
專家說,更準確地探測貝加爾湖有助于了解該湖的物質循環過程及其開發潛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