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5月26日,第31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翻譯家聚會在坐落欲法蘭西大街7號的塞爾維亞文學翻譯家協會開幕。電腦可以幫助譯者工作,但無論何時也不能替代譯者,這是第一次圓桌會議參加者得出的結論。
法語翻譯、比利時翻譯公司經理Francoaz
Vilmar為聚會揭幕,并向眾多國內外同行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和結論。她認為閱讀是翻譯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嚴謹的教育是有愿望從事翻譯工作的人的前提條件,而劣質的翻譯作品是對他國人民文化的摧殘。
來自波蘭的Magdalena
Petrinska指出:因特網提供了翻譯在工作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海洋,然而不久前她得知:具有翻譯功能的手機已經成為最新的技術奇跡。雖然電腦無論何時也分辨不出言語的細微變化和修辭上的美觀,但戈爾丹娜.蒂莫維奇同意電腦特別是電子辭典能夠讓翻譯工作變得輕松和快捷的看法。因特網上還能夠查找到關于作家以及它所處的時代的資料,而這對翻譯很重要。克羅地亞的安哥拉語翻譯斯洛博丹.德萊諾瓦茨把自己的翻譯工作定義為“用另一種語言對原文的意思進行重新編碼”。他還介紹說在美國不久前展示了翻譯領域最新的技術成就:人用英語講話,而觀眾能夠同步聽到計算機的西班牙語和德語翻譯。
對于參加者來說更感興趣的是由參加者以某個具體的例子為基礎談自己的翻譯工作。亞歷山大.格魯博爾認為翻譯應該完全忠實于原文作者,而不應攙雜進自己的觀點立場。澳大利亞的Filip
Grandi 認為翻譯詩歌時最重要的是不僅翻譯詞語,還要翻譯出詩歌的韻味。
5月28日還舉行了塞爾維亞筆會中心頒發2005年度最佳外語翻譯獎的儀式。獲獎者為Lilijan 和Rejmond
Fiyilija夫婦——斯拉夫學家、將塞爾維亞文學作品譯成法語的翻譯伉儷。
來源:中國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