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龍頭企業、抓合作社、抓種群培育、抓圈舍建設、抓飼草料種植、抓畜牧機械化……”。且末把今年定位畜牧業發展年,每年財政投入2000萬元,并以“十個抓手”扶持畜牧業身強體壯。
且末是巴州的畜牧業大縣,年牲畜存欄近50萬頭(只)。如何使且末畜牧業由“大”變“強”,真正實現“膘肥體壯”?連日來,且末縣畜牧業領導小組一方面馬不停蹄地奔赴北疆畜牧業發展強縣考察取經,一方面深入調研思考,尋找對策和出路,決定將2013年確定為全縣畜牧業發展年。
佘貴成是且末縣瓊庫勒鄉的農民,1999年開始養羊,由于懂養殖技術,頭腦靈活,由最初的幾十只羊發展到現在的400多只,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在他的帶領下,去年5月他和其他23戶農民成立了貴成合作社,現在合作社擁有羊800多只。
據佘貴成介紹:這兩年縣上為了鼓勵他們發展養殖,統一為他們蓋了暖圈,每間3萬元,他買了7間,一間就給補貼6000元。去年買了300只羊,每只政府給補貼了500元,除此之外,政府還給養殖戶們免費發放苜蓿種子,并派人經常給與技術指導,前兩天政府還免費給他送去一個飼料粉碎機。如今,該縣建成養殖小區14個、暖圈307座。成立畜牧專業合作組織24個,像佘貴成一樣受益的農民達到2000多戶。
為鼓勵社會各界大力發展畜牧業,該縣出臺了跨越式推進農區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委托編制了發展規劃。緊緊抓住自治區新增1000萬只出欄肉羊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和巴州進一步加快農區畜牧業發展的機遇,提出“抓龍頭企業”、“抓合作社”、“抓種群培育”、“抓圈舍建設”、“抓飼草料種植”、“抓畜牧機械化”等十個抓,并在2013-2015年,縣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引進種羊、種牛、建設標準化暖圈、購買飼草料加工機械、建立畜牧核心群、種植飼草料地等補助補貼,大力支持畜牧業發展。
“縣上把今年定為畜牧發展年,還有很多優惠政策傾向養殖大戶,真是太好了,這讓我發展養殖業的信心更足了”。1月13日,瓊庫勒鄉養殖大戶佘貴成告訴筆者。(記者 毛衛華 通訊員 張清偉 蘇美玲)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