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全國最低
除中藥飲片外對包括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在內的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依托市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集全國各地最低中標藥品價格,以季度為周期將價格調整為全國最低。醫療機構議定價格如高于全市中標價格則按照全市中標價格執行。
更加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構建不同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在統一質量控制標準的前提下實行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建立動態更新的標準化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方便居民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診間付費、即時結算以及醫療機構共享檢驗檢查結果。
如何調整醫療收費標準
降低部分大型設備檢查項目收費標準,適度提高床位費收費標準;提高護理費、治療費、診查費收費標準;提高手術費、麻醉費、搶救費收費標準。
對于各醫療機構,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原則制定醫療服務價格補償方案。
醫保政策有何變化
實行醫療保險支付總額預算管理。逐步提高政府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助標準,并適當提高居民個人繳費標準。
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急診就醫報銷范圍擴大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二級醫院。
天津北方網訊:2014年,本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昨日從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為做好本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市政府制定下發了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提出,本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將取消以藥補醫,除中藥飲片外對包括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在內的所有藥品均實行零差率銷售,同時依托市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集全國各地最低中標藥品價格,以季度為周期將價格調整為全國最低。
公立醫院運營變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
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取消醫院藥品加成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今后本市將把公立醫院運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變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除中藥飲片外對包括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在內的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并調整醫療服務收費結構,完善診斷、治療、護理、檢驗、檢查等醫療價格政策,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的團購優勢和監管作用。
改革啟動后,本市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將發揮市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的作用,采集全國各地最低中標價格,對全市中標價格實行周期性動態調整,以季度為周期將價格調整為全國最低。醫療機構可按照量價掛鉤原則,依托市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與供貨企業議定價格,如議定價格低于全市中標價格則按議定價格采購,如高于全市中標價格則按照全市中標價格執行。對重點藥品,本市將實施動態監管,把有回扣的藥品和醫用耗材生產經營企業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企業黑名單,并納入本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同時,嚴格控制門診和住院患者平均費用,嚴格控制醫師處方權限,依法追究接受藥品和醫用耗材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業務代表回扣的醫務人員與醫療機構的責任。
建立完善醫療價格調整機制
在調整醫療收費標準方面,本市將建立醫院申請、專家評審、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的醫療價格調整機制。以固定資產折舊保值為定價原則,降低部分大型設備檢查項目收費標準,適度提高床位費收費標準;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定價原則,提高護理費、治療費、診查費收費標準;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為定價原則,提高手術費、麻醉費、搶救費收費標準。在此基礎上,本市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原則制定醫療服務價格補償方案。凡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價格補償率達到均衡的醫院,按照確定的補償標準組織推動改革。凡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價格補償率未達到均衡的醫院,可按照有關規定增加醫療服務收費調整項目。對于那些承擔重大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立專科醫院,將按照確定的補償標準,補償率仍達不到均衡可增加財政預算撥款。
實行醫療保險支付總額預算管理
今后本市將實行醫療保險支付總額預算管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的預算草案將由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編制,經市人力社保部門審查、市財政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其與醫療服務機構簽訂的服務協議,根據各類服務機構醫療費用發生特點和付費方式,制定基金撥付計劃并按月撥付。逐步提高政府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助標準,并適當提高居民個人繳費標準。鼓勵醫療機構使用國產藥品和國產高值醫用耗材,完善醫療保險報銷相關政策。同時,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急診就醫報銷范圍擴大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二級醫院。
完善分級診療構建服務體系
本市將在部分二、三級醫院建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對口支援合作關系,搭建雙向轉診平臺,形成雙向互動的工作機制,并發揮醫保政策的引導作用,實行分級差別支付政策,鼓勵參保人員分級診療。為了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本市將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構建不同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在統一質量控制標準的前提下實行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并探索設置專門的醫學影像、病理學診斷和醫學檢驗醫療機構。另外,本市還將構建完善的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立動態更新的標準化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逐步實現居民健康信息和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應用系統業務協同,方便居民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診間付費、即時結算以及醫療機構共享檢驗檢查結果,推動遠程醫療系統和檢驗檢查影像會診中心建設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
除此之外,今后本市還將鼓勵采取遷建、整合、轉型等多種途徑將部分二級醫院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科醫院、老年護理和康復等機構。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出資新建、參與改制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機構,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探索公立醫院利用人才、技術、管理等優質資源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新的醫療機構。對經營不善的公立醫院可采取托管、公辦民營等形式進行改革。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新設或并購的方式設立外資獨資醫院。形成有序競爭、錯位發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滿足多層次醫療衛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