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煤炭大省,無任何密閉裝置的傳統敞篷運輸方式曾讓山西苦不堪言:運煤車輛無節制超限超載,不僅導致路面下沉、橋梁斷裂,而且車輛一路滴漏拋灑、煤灰飛揚、污染嚴重。
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藍天碧水工程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交通運輸揚塵污染”,要求所有運輸散裝物料的車輛,特別是運煤車輛必須采用集裝箱密閉運輸措施。而我省集中治超以來,廂式化運輸在防止超限超載運輸上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特別是臨汾市在推廣廂式化運輸、發展現代運輸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司機:省時省力收益多
在305國道臨汾市堯都區境內,記者發現:與一般貨運車輛用篷布遮蓋貨物不同,海姿運輸有限公司的拉煤車有兩扇“蓋子”。駕駛員郭振山告訴記者,2007年末,公司購置了這批廂式貨車,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他說:“以前用篷布遮蓋焦煤,爬上爬下挺危險,弄得黑頭土臉不說,蓋一次篷布平均需要半個小時,卸下來又是半個小時,天氣不好就更困難了。
現在裝完煤,只要在駕駛室里按一下按鈕,車蓋就自己蓋上了,也就是十幾秒鐘的事情。”他還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日常的工作是將焦煤由海姿焦煤廠運到張禮車站,用時一小時左右,由于廂式運輸節省了蓋篷布的時間,他一天能運七八趟,運費一趟是20元,加上底薪,他一個月能有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