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治超總行動五周年宣傳活動朔州篇
強化科技化手段,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運管源頭治超信息管理平臺是2012年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治超工作的要點之一,也是推進全省科技治超“三個全覆蓋”工程的重要內容。朔州市覆蓋市縣兩級的治超信息管理平臺(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6月全部建成,自9月底投入試運行后,朔州市的治超工作煥然一新,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對超載車輛檢測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大大提高,而案件的處理時間則極大縮短。
治超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全省沒有統一的模式,主要靠各地市根據自身實際各自摸索,有些地區直接使用運管局原有的軟件,這樣做雖然方便省錢卻對從源頭上根治超限超載現象束手無策。朔州市治超辦綜合陽泉、晉中、長治三市工作經驗以及本地區實際,將本市建設信息管理平臺作為項目公開向社會招標,全市預算投資達6000多萬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2900元,平臺包括朔州市指揮中心和2區6縣指揮分中心,1輛移動檢測車和18家貨運源頭,涵蓋了機房建設、網絡互聯、視頻會議、視頻監控、應用軟件開發等內容。
此信息平臺是一個集車輛運行數據采集、標準規范比對、超載自動識別、超載及時報警、過程全程記錄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實現車輛數據共享、高效靈活協調、職能部門聯動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其實時監看功能實現實時查看圖像并保存90天以上,檢測記錄保存1年以上;調度功能實現隨時召開不同范圍的視頻會議,及時處理超載案件。可以說,從規模上看,朔州市治超信息管理平臺在全省范圍內稱不上最大,但從質量和全面建成后的功能角度說,其高科技含量絕對可為朔州市治超工作帶來質的飛躍:
首先,信息管理平臺可從源頭到路面到站點直到源尾,全程不斷實施監控,任何車輛在任何地方超限超載,都將納入統一的記錄保存,并跟蹤到處理結束為止,實現人工“零”操作,從根本上杜絕公路“三亂”;
其次,監控中心延伸到源頭、公路站點和移動檢測車,可實現及時溝通信息,且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車輛一旦超載在全市范圍內寸步難行,真正實現無縫隙治超;
再次,通過移動執法車巡邏檢測,可以不定期不定點監測,從而有效制止短途超限超載;
最后,利用省運管局統一的IC卡可實現車貨信息采集,為多部門協同作戰打下堅實基礎。
2013年,朔州市治超信息管理平臺二期工程即將開展,年底有望實現指揮中心與全市87家源頭企業以及12個公路檢測站的全面聯網,科技治超三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也將發揮更大作用。(記者 孫瑞生 實習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