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未現人傳人特征 公眾不必恐慌--鐘南山等專家解讀H7N9禽流感
新華社記者 肖思思
在12日于廣州舉行的“抗擊非典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等專家對于近日公眾“談禽色變”的H7N9禽流感進行了解讀:并未出現人傳人特征,公眾無需恐慌,可以繼續健康的禽蛋類消費,無需哄搶“板藍根”等藥物。
病毒并未出現人傳人特征 公眾不必恐慌
鐘南山介紹,“急性病毒性呼吸系統傳染病病死率很高,特別是H5N1和H7N9,實驗認為這是病毒在體內繁殖引起靶細胞的免疫功能紊亂,大量細胞因子的釋放從而導致肺組織及多種器官的損傷,所以是一個病毒促發免疫炎癥過程。”
病毒究竟是如何傳染給人的,中國科學界正在進行謹慎評估。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高福介紹:“目前該病毒沒有人傳人特征。但是它究竟是如何傳給人類,關鍵看有沒有呼吸道和氣溶膠傳播的證據。科學界現在正在非常謹慎地評估這件事情。”
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控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廖明說,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不具備人傳人的特征,在人群內進行傳播的可能性很小。“自然界基本達到生態平衡,一個物種的病毒首先是在這個物種中被發現,不易突破屏障感染人。且通過已報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分析,其密切接觸者理論上有20%的發病率。但是目前所有報道的病例中,人際傳播未被證實。目前只是散發的狀態,沒有達到流行的標準。我們可以認定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跨種傳播能力不強,否則不會是現在的傳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