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人社部勞科所調查顯示
過半農民工 很想當市民
本報記者 白天亮
最大困難:城里房價太高
農民工市民化正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農民工自身對市民化怎么看?阻礙農民工市民化的因素有哪些?
4月11日,記者獲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課題組對此進行了專門調研,并形成了正式報告。
課題組歷時半年時間,在北京、四川、廣東、陜西、湖北和浙江開展了調查。
調查顯示,在“您準備在這座城市繼續住多長時間”一題中,61.95%的農民工選擇“能待多久就待多久”,31.09%的農民工選擇“如果可能就在這兒安家住下去”,還有6.96%的農民工選擇“住上幾年”。
農民工愿意定居城鎮的原因有哪些?調查發現,排第一位的是“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有保障”,占55.70%,排第二的原因是“子女能進城上學”,第三是“能學技術長見識,有發展前途”,第四是“享受城鎮公共服務”,“城市看病方便”排第五。
不愿意定居城鎮的原因里,排第一位的是“買不起房”,占65.29%,第二位原因為“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第三、四位原因分別是“能與家人在一起,孝敬父母”和“農村有地有房子”。約有13.71%的農民工選擇“我們根本不屬于這里,遲早要回去”。
調查同時顯示,“沒有住房”是農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大困難。一半多的農民工認為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大困難是“沒有住房”,占55.12%。
根據調查,59.93%的農民工愿意在城鎮買房,改善生活和子女上學是農民工愿意在城鎮買房的兩大原因。40.07%的人不愿意在城鎮買房,主要原因是房價太高,占到73.45%。26.29%是因為“工作不穩定、沒必要買房”,10.66%是因為“城市污染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