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萬佛禪寺舉行建寺20周年慶典暨第二屆佛教文化節活動。市佛教協會會長、天寧禪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等眾多嘉賓到場祝賀。
萬佛禪寺位于高新區春江鎮圩塘街北89號,原名萬佛閣,始建于宋代,鼎盛于宋明清三代,是延陵名剎。清咸豐年間,寺廟遭兵毀;1896年起,歷時26年重新建造完工;但1942年又毀于日本侵華戰爭,幾乎成為廢墟。1993年7月,在萬佛閣舊址東畔擇地重建萬佛禪寺。
寺廟由方丈隨學大和尚主持重建,目前占地50余畝,已建成山門、大雄寶殿、鐘鼓樓、天王殿、文殊殿、普賢殿、萬佛樓、玉佛樓、因果城、三圣寶殿、大悲樓、多寶佛塔等30余間。其中,最別具一格的是呈半球形的大雄寶殿,叫做“窣(sū)堵坡式”。“窣堵坡”是用來埋佛陀或圣徒骨頭的建筑形式,又稱為舍利塔。大雄寶殿共3層,由低到高分別是:供奉觀音的圓通殿,供奉羅漢、菩薩、臥佛等的祥和殿,以及主供藥師琉璃光如來及其侍者的大雄寶殿。
該寺目前有僧人30余名,每年接待信眾和游客20多萬人。
除了慶祝建寺20周年,當天該寺還啟動了第二屆佛教文化節。據介紹,文化節為期一周,所有講經、交流等活動均以“實干”為主題,以呼應寺廟20年來從荒蕪到興盛的歷程與精神。(通訊員 孔令毅 李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