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府6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江蘇省委、省政府今后對蘇中地區的發展工作及扶持政策。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李云峰在會上解讀了新近出臺的《關于推進蘇中融合發展特色發展提高整體發展水平的意見》和《沿江地區轉型發展五年推進計劃》兩份文件。
江蘇省在本世紀初將沿長江北岸的南通、揚州、泰州三市作為一個經濟板塊確定為蘇中地區,明確提出“促進蘇中快速崛起”的分類指導方針,并加大對蘇中發展“釜底加薪”的支持力度。“十二五”以來,蘇中地區跨江合作不斷拓展,特色產業加快集聚,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全面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由于歷史發展基礎偏弱等原因,目前蘇中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產業結構還不夠合理,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還不夠強,區域內部發展還不夠平衡,部分經濟薄弱地區人均財力和城鄉居民收入依然偏低。
對此,江蘇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蘇中發展工作會議,并出臺《關于推進蘇中融合發展特色發展提高整體發展水平的意見》。該《意見》有這樣幾個主要特點:一是突出融合發展。強調抓住長三角發展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和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帶來的疊加機遇,推進蘇中跨江融合發展、江海聯動發展,加快在發展上融入蘇南、融入長三角核心區。二是突出特色發展。根據三市的區位條件、發展特點、比較優勢和戰略選擇,支持南通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揚州開展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泰州深化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鼓勵三市積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同時要求三市發展特色產業、避免同質競爭,以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三是突出整體發展。針對蘇中區域內部發展不夠平衡的問題,提出加大對蘇中與蘇北結合部經濟相對薄弱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蘇中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整體發展水平,促進蘇中整體崛起。四是突出統籌兼顧。在支持政策的安排上,既考慮全省面上的平衡,又注重蘇中內部的差別,把特惠與普惠結合起來,將政策著力點放在扶持經濟薄弱地區和合作共建園區上,同時按照不高于蘇北標準的原則兼顧對蘇中整體的支持,更好地發揮政策效應。
同時,省委、省政府根據沿江地區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征,結合實施《沿江發展總體規劃》,出臺了《沿江地區轉型發展五年推進計劃》。從打造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構建現代產業高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強化重大載體平臺建設、提升完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六個方面,提出了推進沿江地區轉型發展的重點任務,并提出了若干支持政策。副省長李云峰表示,推動蘇中融合發展、特色發展、提高整體發展水平,是在新起點上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記者 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