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持續罕見高溫,導致太湖大閘蟹生長期有所延長,無奈“爽約”中秋黃金檔。昨天正值“秋分”,食客們翹首企盼的太湖大閘蟹終于開捕上市了。記者從太湖蟹養殖基地了解到,今年吳中太湖流域大閘蟹總產量7000噸,比去年減產約10%,中等規格蟹成主流,約占五成,價格也更親民。
上市時間延遲,但口感更好
“本想趕在中秋前上市的,但從抽樣結果看,大閘蟹還沒長好,只能推遲了。”養殖戶秦雪榮告訴記者,他養了二十多年的螃蟹,合作社共有200畝養殖圍網,產量達40000斤。雖然今年的高溫延遲了上市時間,但品質不減,口感更佳。
為啥今年的太湖蟹會更好吃?江蘇省太湖漁管辦新聞發言人吳林坤解釋稱,太湖蟹屬于中華絨毛蟹,蟹背呈油亮色,蟹肚為自然白色,蟹油主要來自水草等植物蛋白的轉化,因而口感微甜。今年夏天特別熱,太湖水位比較低,水草非常豐富,太湖蟹吃得好,自然長得也好。
中等規格蟹產量高,價格親民
據統計,今年吳中太湖蟹總產量約2700噸,平均規格與去年差不多,但大規格蟹(公4兩、母3兩)比例有所下降,約占三至四成。因數量減少,價格也有所上浮,目前收購價在130~140元/斤左右,售價約180元/斤,比去年漲了10%左右。而中等規格蟹(公3.5~3.9兩、母2.5~2.9兩)將成為主流,占到五成左右,價格也更加親民,開捕當日收購價在80~90元/斤,最佳食用時間要等到10月中旬左右。
國慶黃金周即將來臨,還有啥好玩的?記者了解到,10月1日至7日,陸巷古村、三山島景區將舉辦“太湖特色禮物展”,游客除了可以吃到太湖大閘蟹以及板栗、紅菱、楊梅酒等特色地產,還能在陸巷古村欣賞抬閣、評彈等特色演出。同時,凡10月1日至7日期間出生的游客,憑身份證可免費游覽陸巷古村、雨花勝境景點,并有機會獲得免費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