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不僅僅改變了城市中工業商品的生產與消費,同時也正悄然改變著中國的農村。阿里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淘寶村”現狀調研報告指出:截止到2012年,淘寶網(含天貓)上正常經營的注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為163.26萬個,其中在村、鎮一級的淘寶網店總數已經達到59.57萬個,經營農產品的網店超過26.06萬。而在國內發現的14個大型淘寶村中,江蘇就占兩個。
江蘇兩個淘寶村 年銷售額9億元
阿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亮透露,目前在國內已經發現了14個大型的“淘寶村”,分布在浙江、河北、江蘇、山東、廣東、江西、福建等地農村地區。其中江蘇的兩個大型“淘寶村”分別位于睢寧沙集鎮和宿遷耿車鎮。陳亮表示,僅這14個村子的淘寶店總數就超過1萬家,年銷售總額超過50億元,拉動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4萬人。
記者從統計表上看到,江蘇睢寧沙集鎮的網店數量已經達到2000家,去年銷售額達8億元,其主導產業為板材家具。而江蘇宿遷耿車鎮的網店數量少一些,目前約350家,去年銷售額近億元,主導產業為農副產品和板材家具。研究顯示,江蘇這兩個“淘寶村”銷售額在國內名列前茅,在全國14個“淘寶村”中,銷售額最高的河北白溝,3000家網店去年箱包就賣出約20億元,而浙江義烏青巖劉村2000多家網店去年銷售小商品也達到15億元左右,而江蘇沙集鎮的8億元銷售額排第三。
淘寶村加速農村網購 江蘇沙集年網購過億
據介紹,這些“淘寶村”網店不但數量多,有很多已經年交易額達到百萬以上,很多農村的80后、90后在城里打拼覺得收入不高,紛紛返回“淘寶村”開網店,短短兩三年時間,就用賺來的錢買上了新房子、新車。拿山東“草柳編織品之鄉”博興縣灣頭村為例,這里20多個常年在外打工的“小伙伴”集體從原來的工地上辭職不干,回到家里專職開淘寶店。目前這20多個人中已經有8個以上做到了皇冠店鋪以上,年交易額都能達到一百萬左右。目前其中的大部分人買了車,修了房。目前灣頭村已經有500多戶人家在淘寶、天貓等平臺開網店,年銷售額在百萬以上的有20-30家,其中交易額最高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300萬,預計今年的成交額能夠達到800-1000萬。
電子商務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農民接受網購的進程,以江蘇沙集鎮為例,2012年沙集在實現8億元網絡銷售額的同時,當地網購消費額也高達上億元。(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