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方便、快捷,但由于買賣雙方在虛擬空間交易,信息存在不對稱性,若賣家商品信息不實,消費者權益容易受損。
工商部門提醒,針對網絡購物的特殊性,消費者網購時,應事前了解各類服務信息,且留有憑證。了解網絡交易平臺(網站)服務保障信息。認真閱讀交易規則。在開始交易時,應將圖片或是聊天資料等憑證打印保存,日后出問題可做舉證要件。注意分析誠信評價體系內容。收貨時索要相關憑證。
據悉,網購的新陷阱包括:團購低價物品。這類“團購”網站一般采用同一套模板,大多只留有一個手機號碼或者“400”免費電話。此外,這些網站建站時間都沒超過20天,但網站卻顯示已經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購買。
出售某某高科技商品。據了解,此類釣魚網站大多會自稱是某某科技軟件公司,并且編造大量的虛假廣告宣傳商品,在網站顯眼處會顯示已經幫許多用戶發貨,以此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大多以“貨到付款”為噱頭,但往往無貨可發。
此外,還有假冒QQ好友騙錢、模仿熱門知名網站等。有關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遇有網購退款事宜,應注意辨別網購退款客服電話的真實性,且應當在官方網站上尋找客服電話,勿直接搜索查找。同時保護好自己的賬戶密碼,提高警惕性,給自己的網購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