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棽林《畏秋樓詩稿》出版座談會暨發行儀式在禹州市舉行。禹州市政協主席董立民,政協副主席和國強以及數十位文學界專家學者出席儀式現場。
據了解,王棽林原名森林,字槐三,號角山老農,禹州方崗粟子溝人,清朝末年舉人,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曾被考官譽為“中原霸才”,一生著述如《角山文集》、《畏秋樓詩稿》等書稿,多達200卷。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作品已絕跡。為了讓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稿重新面世,禹州市政協教科文衛主任尹建超花費數年時間搜集并重新整理了其著作之一《畏秋樓詩稿》,禹州市相關部門也為書籍的出版給予了積極的支持。經過三個月的時間,《畏秋樓詩稿》順利通過了人民出版社的網上論證,得以正式印刷發行。該書收錄詩稿近五百首,以其所居“畏秋樓”命名。按五言、七言古風及律、絕編排,題材涉及“詠史懷古”、“友情送別”、“田園山水”、“詠物抒懷”、“喜慶悼亡”諸多內容,詳細洋溢著現實主義詩風。《中國詩刊》葉延濱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禹州市政協主席董立民表示,禹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才輩出,造就了我國古代多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如:呂不韋、晁錯、張良、吳道子等。王棽林是我市近現代一百多年來一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起著作《畏秋樓詩稿》是禹州乃至河南省少有的近代優秀詩歌作品,對今人后人都具有積極的影響。(記者 張雷龍 通訊員 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