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局在黃金周期間進行壓力測試,驗證會否再出現奶粉荒/資料圖片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于電臺節目表示,當局負責檢討本港奶粉供應鏈的委員會已委聘顧問公司,將于十一黃金周期間進行壓力測試,檢視及評估供應鏈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壓力測試針對奶粉供應鏈的四個范疇,包括奶粉從外地補貨的效率、奶粉分發及送貨能力以及零售商補貨機制、奶粉商“訂購熱線”處理訂貨要求的效率,以及研究在香港多個零售點提供預訂配方粉服務,確保奶粉供應穩定。
顧問公司藥房抽檢監督
高永文強調,顧問公司分析壓力測試的數據需時,加上撤銷限奶令涉及法理和技術程序,因此相信未必能于短時間落實有關政策。他亦拒絕透露測試詳細內容及日期,認為預先公布詳情,會令測試失去意義。食衛局發言人補充表示,當局就十一黃金周進行的壓力測試已準備就緒,但不能透露詳情,因為進行壓力測試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檢視有關改善措施是否持久,以及經得起需求高峰期的考驗,例如十一黃金周的考驗,以及視乎情況在農歷新年前的考驗。
政府現有一個研究如何完善配奶粉供應鏈的委員會,成員包括主要奶粉供應商及零售商、家長、物流界、學術界和消費者界別人士。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透露,壓力測試將由顧問公司派員突擊到藥房購買奶粉,并觀察零售商庫存,了解藥房是否預留充裕奶粉供本地家長購買等。
媽咪會會員獲發奶粉券
劉愛國稱在壓力測試期間,七大奶粉供應商會透過公司的“媽咪會”,向本地母親會員供應每月最少六罐奶粉,她們憑“奶粉券”到95家參加壓力測試的藥房可換購奶粉。藥房會備存每個品牌的不同階段奶至少12罐奶粉,作“奶粉券”換領之用。他認為若藥房商會跟廠商合作推出的“奶粉券”制度行之有效,及藥房能承諾預留充裕存貨作本地家長供應后,限奶令即可考慮撤銷。
奶粉商美素佳兒發言人表示,十一黃金周期間會確保市面有充裕奶粉供應,不擔心本地家長會難以購買奶粉,甚至出現“奶粉荒”情況,公司會配合政府制訂的臨時政策,保障本地家長權益。
為保障本港有充裕嬰幼兒配方奶粉供應,港府于今年3月1日起宣布《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條例》,規定離港人士若于24小時內攜帶逾1.8公斤,即大約兩罐36個月以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出境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