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月起,香坊區婚姻登記處率先在全市范圍內推出“預約離婚”的做法:夫妻沖動型離婚,需度過一周的冷靜思考時間。一年來,預約離婚的夫妻中,有400對打消了離婚的念頭,這些夫妻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對“預約”制的感謝。
一星期前,趙佳(化名)和丈夫王剛(化名)吵吵嚷嚷趕到香坊區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張桂英主任拿出一張表格,告訴他們:離婚可以,但要先預約,一周以后才能正式離婚。趙佳氣沖沖地拿著表格回娘家了。盡管家務有爸媽做,下班能和小姐妹出去唱歌吃飯,日子過得很自在,但是過了兩天,她還是想念起了王剛,想起兩人的很多故事……第5天,正當趙佳還在猶豫要不要給王剛打電話,突然收到王剛的一條短信:“今晚一起吃個飯?”原來,王剛“單”了兩天后,對一個人吃飯、打游戲提不起興趣,后悔將妻子氣走。“這次預約離婚讓我冷靜下來思考,兩人一起生活,應該彼此尊重包容。”王剛說。
張桂英說,想要離婚的夫妻很多屬于沖動型,尤其是80后“雙獨”夫妻,鬧一點小別扭就認為過不下去了。而預約離婚的做法,讓雙方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婚姻。她介紹,該區每年辦理結婚登記9000多對,離婚登記4000多對,其中沖動離婚占50%左右。
針對這一現象,他們有選擇地開展“申請離婚登記預約”的新方式,對那些哭哭鬧鬧、情緒不穩定的夫妻,實行預約制,給一周“緩沖期”。一年來他們共發放了450張預約離婚申請單,填了單子的夫妻一周后回來堅決離婚的,只有50對。打消了離婚念頭的夫妻以不同方式表示感謝,張桂英主任收到的一個致謝短信寫道:“幸虧有預約離婚,讓我們都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我們的婚姻,避免了家庭解體,我們以后會好好過日子的。”
“當然,離婚還是自愿為主,如果夫妻雙方非離不可,我們也會當場辦理。”張桂英坦言,一周預約期也非硬性規定,有的還可延長時間,給彼此更多的考慮時間。(吳昌林記者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