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寒風讓約翰內斯堡徹底顯露了寒冬本色,在那里進行的巴西與朝鮮的比賽中,雖然場上激戰正酣,但在場下,無論教練、替補、球迷還是記者,都套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各色圍巾和帽子,這時刻提醒著人們,這是32年來首次在冬季舉行的世界杯。
天氣預報顯示,從16日起,強冷空氣將從北至南橫掃南非全境,舉辦世界杯賽的九個城市都將迎來大幅降溫,最低氣溫接近零攝氏度,同時還有暴雨和降雪。然而本屆世界杯的“冷”并不單單表現在氣溫上。
回顧近五屆世界杯,進球數似乎與氣溫成正比。1994年美國世界杯是在酷熱的天氣下進行,氣溫動輒便達到38攝氏度,但場均進球達到了3.06個,是近五屆世界杯最高的。在南非,這一“定律”也得到了認證,在平均氣溫不超過20攝氏度的天氣下,本屆世界杯小組賽首輪全部16場比賽一共只打進25粒進球,平均數還不到兩個,這與近三屆世界杯首輪場均進2.54球相距甚遠。冷清的比賽讓一心期待在世界杯上大飽眼福的球迷不禁發問,進球都跑哪里去了?
在首輪比賽中,除去4:0大勝的德國隊、2:0擊敗丹麥隊的荷蘭隊和2:1力克朝鮮隊的巴西隊,其他傳統勁旅都沒有發揮出應有水平,新科歐洲冠軍西班牙隊更是負于瑞士隊,爆出本屆世界杯的首個冷門,此外,0:0、1:0、1:1的比分也頻繁出現。面對這種弱隊不弱,強隊不強的局面,球員們紛紛抱怨“瓦瓦祖拉”發出的噪音和官方用球“普天同慶”詭異的飛行路線。場外因素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比賽進程,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這讓人們不得不將沉悶的比賽歸咎于球員的狀態和球隊的打法。
大部分世界杯參賽球員都剛剛經歷一個漫長的賽季,目前正處在疲勞期,狀態勢必受影響,但以前的世界杯也是在聯賽后進行,所以這一推斷站不住腳。如此一來球隊打法保守似乎成為罪魁禍首。在剛結束的歐冠聯賽中,穆里尼奧率領的國際米蘭利用并不優美的防守反擊戰術最終問鼎,是穆氏理論傳染了世界杯參賽球隊?足球“皇帝”貝肯鮑爾道出了其中原因:“小組賽首輪對于各隊都很艱難,怕輸球,因為一旦輸球,調整起來十分困難。”由此看來,小組賽首輪的沉悶和保守便不足為奇了。
球賽冷,場內看臺也很冷。國際足聯的數據顯示,南非世界杯足球賽開賽以來,球迷的到場率僅為92.5%,在一些非熱門球隊的比賽中更出現了明顯的空位。冷清的看臺在火暴的世界杯球場實在罕見,難怪國際足聯發言人曼戈抱怨說:“在球場中有太多空位并不是一個好現象。”目前,國際足聯已經開始著手調查此事。
南非世界杯首輪比賽的“冷”已經難以回避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但世界杯終歸是世界杯,其魅力的展現必然有一段線性發展歷程。希望本屆世界杯能夠先抑后揚,以西班牙隊的首個冷門為開端,為全世界球迷奉獻一道四年才能享受一次的足球盛宴。
來源:新華網(記者 姬燁 鄒大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