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8月的1萬元到今年8月卻變成了9875元。聽起來像變魔術,實際上是CPI在“搗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CPI,也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3.5%。盡管居民可以采取定期儲蓄這種“零風險”的投資方式來“對抗”CPI上漲,但由于當前央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只有2.25%,因此對居民來說,手中1萬元的存款一年下來,實際縮水125元。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當前物價水平不但超過了2.25%、2.79%的一年期、兩年期存款利率,而且首次超過了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實際存款已經連續7個月為負,負利率格局進一步形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昨晚采訪了各地市民,他們對于“存款跑不贏CPI”的現狀有著自己的感受。
民眾:現在存的錢不像前幾年那樣,感覺手里有點錢就把它存到銀行里存著,現在的物價上漲很快,如果我把這部分錢存到銀行不動,很長一段時間感覺就會貶值。
民眾:我覺得銀行的存款利率只有2%多,就是沒有辦法完全覆蓋掉物價上漲的這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我把存款的30%拿出來購買股票基金,希望這種反差進行緩沖,但事實上股市也不穩定,我去年買的基金到現在還賠了10%呢。
民眾:不能把錢存在銀行,因為放在銀行里面放著就虧啊,所以他們錢就出來投資了。證券、股市、房產,所以現在房產價格很不正常,估計和這個有關系,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會放銀行,因為他不會投資。
來源:中廣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