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秒'到沒有?”這是近來網購一族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話。
“秒”是“秒殺”的簡稱,是指成千上萬個網購買家分秒必爭地搶購某種限時限量銷售的商品。當武漢小伙李俊峰在一次房交會上以1元秒到價值30萬元的商品房時,“秒殺”便瘋狂地流行起來。
如今,淘寶網等許多購物網站都推出了“秒殺”板塊,范圍涵蓋了家具、電器、服裝、零食……一些價廉物美的商品往往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買家大呼嘗到了香甜的“餡餅”,不過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大呼上當,稱“秒殺”里面充滿了陷阱。
孰是孰非?在一位資深網友看來,“秒殺”雖刺激,但須理性對待。記者近日在省城對此進行了采訪。
正方:“秒殺”是天上掉餡餅
20歲的太原姑娘王丹,是網絡購物的忠實擁躉。上周末,提起“秒殺”,她很肯定地表示:“確實比平時賣得便宜,很實惠!”
王丹的第一次“秒殺”經歷純屬偶然。一天,她到自己常去的一家店鋪閑逛,正好看到店鋪發布消息稱馬上要開始“秒殺”,一件原價為130元的經典格紋吊帶裙,秒殺價只有78元。王丹馬上將這件衣服放入購物車,然后不停地刷新屏幕,等著活動開始。
“秒殺”開始后,由于我的電腦刷屏太慢,“眼看著庫存就沒了,我急出了一身汗,好在最終還是買上了!網店的‘秒殺’活動時間很短,有時商品的數量也不多,經常是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王丹說,“‘秒殺’是天上掉‘餡餅’,真的優惠。因為活動結束后,你能看到價格自動彈回了原價。”從此以后,她就特別注意常逛的一些店鋪“秒殺”活動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