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人們可以不買房,但是對于有住房需求,剛性需求的人卻不能不租房,我看到一個業內的權威人士,他說了這么一個數字,就是月房租跟房屋總價的合理的比例區間,應當在1比200,但是我們現在普遍,北京、上海、廣州,這個數字是1比600,即便在近期已經上漲了的情況下,這個數字還是徘徊在1比500,那么人們很自然就會有下一個問題,房租會不會繼續上漲下去,我們的節目稍后繼續。
(播放短片)
解說:
木板搭成的床鋪,席地而臥的生活,甚至陽臺也成了居住的空間,今天在哈爾濱70多平米的房子里,住著40多名農民工的新聞,讓我們又一次開始關注租房大軍。樓外隨處可見租房廣告,加上各路中介不愁租的表述,為當下火熱的房屋租賃市場又添加了一個個注腳。
在北京,唐家嶺的搬遷改造工作已經啟動,炎炎烈日下,建設新家園的標語和蓋著紅章的拆遷通知,映襯的是很多人忙碌的身影。他們需要重新尋找自己的棲身地。后年,這里就將建成10萬平米的公租房,但居住在這里的四萬多租房客們,卻無暇去設想,這一規劃與自己的關系。他們眼下最焦急的是下一個臨時的家在哪里,他們還能租到月租金幾百元的房子嗎?
小朱,去年大學畢業即來北京發展,在唐家嶺租住一年,月租金500元,考慮到自己的經濟能力,他鎖定搬家的地點是在六環路外,距離市中心30公里左右的馬連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