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公推直選要過九道關,經過廣泛的報名后,參選人將駐點調研,參加公推大會,接受黨員和群眾代表的提問和辯論,然后是黨工委票決,最后是選舉大會。
南京市全市共有11267人報名,有10570人通過資格審查,其中,黨組織占19.1%,黨員群眾聯名舉薦2854人,占27%,自薦5697人,達到了53.9%。
這里面,有現任村干部,有機關年輕干部,有大學生村官,有致富能手,有“雙帶”標兵,有復員退伍軍人,還有外出務工返鄉黨員,以及非公企業黨員業主。
8萬余名黨員、近270萬群眾共同完成了這次規模龐大的直選,至此,南京成為全國首個在村和社區基層中共黨組織全面實現公推直選的城市。
民主新演進
與去年“全覆蓋”的社區選舉不同,面對農村黨組織的“全覆蓋”公推直選,南京市組織部顯得比較低調。
去年8月底,南京的363個城市社區全部采用公推直選這種方式選出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和委員。當時此舉得到了中組部的肯定。在中組部舉辦的全國組織部長培訓班上,南京市作了經驗介紹。
時值十七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中組部派專員前來調研,聽取經驗,這也為后來全會通過的決議提供了某種實踐層面的素材。
在去年的社區選舉成功后,南京市還組織了專家研討會。這些動作都表明,南京市在實踐之后期望從學理和制度層面總結經驗。
這也是一以貫之的傳統,演進路線清晰明了。官方背景的《瞭望》雜志曾介紹,公推直選是高層指導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的成功范例。其中江蘇省及南京市的探索熱情強化了這個互動,也加快了高層決策的進程。
早在2004年,江蘇省宿遷市搞試點,在宿豫區黃墩鎮舉行了黨員大會,直接選舉了鎮黨委書記。
“黃墩直選”是江蘇省探索公推直選的第一個嘗試,得到高層肯定,這堅定了江蘇省探索公推直選的信心。《瞭望》雜志披露,“有關部門就落實中央領導的批示而專門下發了文件,要求江蘇省委在穩妥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公推直選試點,用實踐回答中央領導關心的問題。”隨后在泗洪縣、溧陽市、儀征市等部分鄉鎮黨組織換屆中進行了實施。
現任南京市委組織部部長、時任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奇就參與了“黃墩直選”運作,南京市本次能夠在基層黨組織換屆中全面運用公推直選,與王奇的堅持分不開。
2004年12月,南京市首次在白下區淮海路街道淮海路社區進行公推直選黨組織領導班子的試點。
2005年4月至5月,另有五個社區也緊隨其后,被列為公推直選社區黨組織班子試點。
同年底,在江寧區的土橋鎮鎮黨委領導班子列為試點。
到了2006年,高淳縣8個鄉鎮的試點全面展開也就順理成章。時任高淳縣組織部長的孫朝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高淳的那個試點是中組部指定的,那時候李源潮部長還在江蘇當省委書記,他到中組部去匯報,然后中組部就指定在江蘇兩個縣進行試點,李書記就定下來蘇南和蘇北各選一個點,進行試點,蘇南選了高淳,蘇北選了儀征。”
孫朝暉坦言,那一年高淳試點,已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試點,“一開始做的方案還不是書記直選,因為這個跟當時的黨章規定有沖突,第一輪方案做完以后,李源潮看完,覺得探索的步子太小了,又到中組部建言,試點可以適當地有些探索性,后來中組部特批,同意進行鎮黨委書記的直選。”
雨花臺區組織部長孫朝暉說,南京這些年在基層民主上的不斷提速,有幾個原因,比如南京市每年都出一些政治建設的目標任務,去做一些這方面的事情,主動扮演探索者的角色。而南京通過這幾年的探索,本身也從中獲益了。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逐步深入。”孫朝暉舉例,比如在2006年,高淳鄉鎮工作的公推直選試點完成后,緊跟著就是工會、共青團領導的換屆,他們都主動提出來,也用公投直選的辦法,進一步擴大民主來選領導班子。
事實上,2006年高淳試點全面成功后,南京市官方已經總結出一套公推直選的方案,他們在等待時機。
2009年,契機到了。
這個城市先是嘗試著在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嘗試公推直選。接著,這一年恰逢南京市所有城市社區黨組織換屆,于是南京市決定,率先在城市社區黨組織班子換屆中,運用公推直選產生了363個新的社區黨組織班子。
而在這期間,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也派出了幾路人馬對十七大前采用公推直選換屆的73個鄉鎮進行回訪性調查。
據參與調查的人員曾向《瞭望》雜志透露,“此舉旨在全面評估公推直選的運用效果以及完善公推直選的路徑”。
今年,隨著806個行政村的黨組織班子“公推直選”換屆完成,接下來,這個城市還將忙于村委會的換屆選舉。
新的選人機制,將造就新的基層黨委班子行事風格。這些新晉的黨的基層干部,如何與村民委員會良好的互動,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接下來的村委會公推直選中,南京市有關方面坦言,有些擔心,如果村委會主任競選不上黨委書記,豈不是很尷尬,至今的結果還是讓人放心,沒有出現這樣的局面。
當地官員也流露出擔心,原來村民委員會主任由村民自治選出,在黨組織書記由上級委任的時代里,這很容易解決,上級只需要任命這個民選的主任為黨組織書記,但如今在南京,基層民主“全面覆蓋”后,有可能將來出現黨員直選出的書記與民選出的村委主任不是一個人,產生沖突。黨的民主與人民民主,都是民主產生的,到底誰說了算,這事實上增加了廣泛存在的兩委之間糾結的可能。
如果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分屬兩人,理論上也不會有問題,“按照法規,也是黨組織書記一把手。”但在現實中,書記和主任不同的個性特點都會影響整個權力的正常運作。
中共南京市委期望的是,引導和銜接這兩委的換屆選舉,加大符合條件的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委會主任的工作力度,統籌選配好村“兩委”班子,實現“黨內民主引領人民民主”。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