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天(4月30日),北京樓市新政出臺,不但落實了“國十條”,甚至更嚴格,如一個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北京新政的含義就是四個字:不讓炒房。”在市住建委及市房地產協會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市房協副秘書長陳志直言,北京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外來資金,單靠本市個人購買力,需求量不會那么高,房價也不會那么高。樓市新政的目的就是讓不合理的需求出去,讓市場健康。
-焦點·限購
臨時性限定新購房套數
規定
采取臨時性措施限定新購房套數。規定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暫定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假離婚倒房擬出規限制
“在此之前有多少住房不予追究,但從《通知》發布起,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商品房。”陳志說,這個政策和“國十條”不沖突,并同時執行。意思就是說,在執行新政后,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房,如果這套房屬于二套房、三套房,將執行二套房房貸政策,三套房就不予貸款。
陳志說,對于通過假離婚等手段買賣房屋牟利的特例,市政府將在該《通知》運行過程中不斷完善。對于出現的各種情況都可以隨時增加補充條款進行限制。
孩子成年后算獨立購房
陳志說,同一購房家庭分兩種情況認定,其一是:夫妻雙方帶一個未成年子女,為一個家庭;另外一種情況是:夫妻雙方帶一個成年子女,子女可以單獨立戶。成年子女即便沒有脫離父母的戶頭,只要戶口本上的年齡達到成年,就可以被視為獨立戶。也就是說,子女成人后要成家立業或結婚,還可以以自己為一個單獨家庭購買一套商品房。這一政策的目的是不打壓改善性住房需求和自住需求,而是充分考慮到了這部分人的購房需求。
騙購被發現不辦房產證
陳志明確表示,住建委將向銀行提供房屋交易的權屬數據,同時實現數據共享。這樣就很容易認定個人購房的數量。個人購房時都提供了身份證等信息,數據共享后,多次購房人在網簽、辦理按揭等過程中都會被鎖定。即便都通過了,住建委也不會辦房產證,因此購房者最好別存在僥幸心理。而且,購房合同和按揭合同分開認定,可能簽訂了購房合同,但貸款申請不能通過。購房者就得承擔毀約損失。今后,公安、民政、人社局的個人數據也都有可能共通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