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位于小平島的“海景御花園小區”曾是大連昂貴的海景別墅區之一,但1996年建造的60座獨棟別墅與數棟公寓,很可能在生存了短短的14年后就面臨拆除的尷尬。
據記者近日調查,由于周圍規劃的道路、建筑遠遠高于小區地勢,整個別墅區像是處在“井底”。海景別墅不僅難見海景,194戶居民也被施工區“團團圍住”,至少兩個路口已封,僅余北門通行。
糟糕的環境使這個名噪一時的別墅區并未有別墅的感覺,居民戲稱這里是“棚戶區”。當初投入數百萬元的一些別墅業主已經撤離,有的別墅尚未入住就已不能使用,不少業主現在正等待著動遷。
海景別墅區變成“棚戶區”
據調查,1996年,海景御剛剛建成時,環境特別好,北面是山,南面是海,六十棟別墅和七棟公寓距離海邊海幾十米,“戶戶坐觀海景。”
“海景御”小區有個南門,出門就是大海,住在這里的居民夏天常到海邊游泳,這個得天獨厚的海景豪宅,在當時的價格約8000元一平方米,一座獨棟的二層別墅價值超過200萬。
“很多人就是看中了這里的環境。”一位業主說,“當時這里離海特別近,最近的地方也就20米,魚線稍微長點,都可以在家里釣魚。”
在小區擁有一棟別墅的律師梁軍介紹,小平島的整體開發目前持續了六七年之久,目前只有兩個小區未動,一個是海景御花園小區,一個是海軍門前小區,從小平島開發的現狀看,新區規劃建設嚴重侵害了海景御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大幅度降低了的該小區物業的價值。
梁軍所說的“嚴重侵害”是指小區南面大海不斷填土造地,小區與海邊的距已從幾十米變成近千米,高出小區地面四五米的已通車的大道,“像一道城墻東西橫貫海景小區正南面”,站在新修的路上看,別墅只能看到上半部分的屋頂,整個別墅區地勢已經變得很低,像是處于井底。
這里現在已經無法看到大海,高高的地基完全擋住了業主們的視線,不僅無法“眺望”,通風也成了問題。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一位業主介紹,從2005年以來,附近一直在施工,噪音、粉塵是家常便飯,連窗戶都不敢開,開了就一層土。海景御的60棟別墅,這幾年來,業主們一直沒有別墅區的感覺,糟糕的環境使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棚戶區”。
194戶居民面臨三面圍困
4月8日,記者在海景御花園小區現場看到,南門已經完全堵死,高達四五米的土堆快接近門崗的高度,一堆垃圾堆放在門口,西門亦是如此,在小區東面,現在已多了一棟高墻,高度與別墅屋頂齊平,是貼著別墅拔地而起,在高墻之上,是主體封頂的5棟高層,它們已將小區的東側的別墅、公寓完全籠罩在陰影之下。
從高處看,一圈工地將小區圍得透不過氣來,南面、西面已經完全被工地堵死,居民只能從北門出入。本來就只有兩層的別墅,現在一出門就是土堆,將來四周都是高樓。梁軍說:“以前小區北面是山,南面是海,現在都沒了,以后可能天也沒了。”
由于新規劃的項目距離海景御小區太近,高高的土堆、巨大石塊就擠在小區的鐵絲網柵欄上,很多柵欄已被石塊撐破。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近?”業主們透露,幾十噸的打夯機就在家門口作業,有一次工人都把柱子打在小區里,被業主攔住,“我們也交涉過,但是沒有用。”這些建設項目距離小區之近,讓他們感到非常壓抑,“哪有兩個項目規劃得這么近啊?”
小區的北面現在是一條馬路,由于海景御的地勢是南低北高,且馬路比小區還要高,一到下雨別墅區汪洋一片,最深處水深一尺。“自來水井、管道井全都是水。”處于最南端的棟別墅現在基本處于閑置狀態,“都淹了還怎么住啊?”
與四周不斷長高的建筑相比,4萬平方米的海景御像是陷在“洼地”內。
小區物業稱,目前小區只有不到一半的入住率,最南邊的幾棟別墅已人去鏤空,變成了堆積破爛的地方,有的別墅租給了漁民,有的甚至從未裝修,鐵門生銹,玻璃破碎,殘破不堪。
中國短命房屋的一個樣本
業主們透露,周圍環境讓海景御花園貶值得很厲害,噪音、粉塵還可以忍受,但是以后像是住在“井底”,實在“沒法忍受”,他們希望,這個小區盡快動遷。盡管他房子只有14歲,并且當初價格昂貴,但是不動遷,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除非周圍的工地現在停下來,給受困的別墅區一點“喘息空間”。
據記者了解,海景御在幾年前就已經脫離了豪華別墅區的隊列,并且糾紛不斷。
2006年,三星物業公司曾將海景御的業主告上法庭,追索從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份業主拖欠的23萬元物業費,這個數字是當時三星物業一年的收入,拖欠物業費的業主比例達到了40%。
據當時任職的一位物業經理透露,從2003年開始,開發海景御的兩家開發商,一家注銷身份,一家撤離小區,不再與物業捆綁,當時僅靠物業費維持小區的運轉,由于業主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外省,物業費收繳率不高,小區內部環境也在惡化,有十幾棟別墅一直空置。加上底子太薄,海景御只是價格豪華,看起來卻很破舊。
“海景御”遭遇的經歷,幾乎中國式房屋“短命”的一個樣本。
一是開發商的遺留問題。房子長毛、透寒問題很多,基礎管網經常出事,并且當時房屋維修基金并未交齊,開發商撤出后,業主已經無法維權,并給后來的物業管理埋下隱患。
二是物業管理偏弱加劇環境惡化。當年業主拒交費的理由很多,房子質量,草坪沒換,還有的別墅因為多次轉手,物業找不到人,作為房屋增值的一個重要因素,物業管理是體現小區價值的最重要方式,但是業主不滿與物業費難收形成的惡性循環,已注定這里將無法維持一個高檔別墅區的概念。
記者日前采訪也發現,現在的海景御花園小區與新開發的別墅區也相距甚遠。小區內所有監控都已損壞,道路破損,下水井黑水外冒,看不出一點奢華與精致。
三是不能預料的規劃開發。這是目前海景御花園小區遇到的最大問題,作為一個別墅區,最重要的周邊環境,但是小平島近年來一直處于不斷的填海開發中,海景御花園小區的居民實際上只享受了幾年的寧靜與海景,就被動地置身于一個大工地中,灰塵、噪音使這里失去了別墅的意義。據記者了解,目前很多別墅業主并不住在這里,有的別墅易手多次。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編輯:鄧京荊